虫媒病毒检测行业现状: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

虫媒病毒又称节肢动物传播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的蜱、蚊子或其他节肢动物叮咬而传播给人类的病毒,这些病毒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登革热、寨卡病毒感染、西尼罗河热和基孔贡尼亚等。虫媒病毒检测包括用于检测和鉴定虫媒病毒的诊断检测和相关产品。

由于节肢动物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发病率上升,2024年全球虫媒病毒检测市场规模达1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19亿美元。

全球虫媒病毒检测市场规模分析(亿美元)

 全球虫媒病毒检测市场规模分析(亿美元)

数据来源:贝哲斯咨询

检测类型细分

按检测类型划分,虫媒病毒检测市场可分为基于RT-PCR的检测、基于ELISA的检测和其他检测。

2024年ELISA类检测市场规模达5.3亿美元,预计在预测期限内将出现大幅增长。收入份额高主要归因于对用于检测虫媒病毒疾病的ELISA检测的研发活动和技术进步的高度关注。检测设计、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的多项创新和持续改进,包括为提高诊断效率和成本效益而开发的多重ELISA检测方法,将为细分市场带来巨大的增长潜力。

终端用途细分

按最终用途划分,虫媒病毒检测市场可分为医院、诊断中心、公共卫生实验室及其他。

公共卫生实验室预计在预测期内将以5.6%的复合年增长率实现增长。多个经济体公共卫生实验室数量的增加将推动公共卫生实验室市场的增长。

虫媒病毒检测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

一些国家的政府、卫生机构和研究人员不断加强研发和采用先进的虫媒病毒检测技术,以加强监测、疫情应对和疾病预防策略

2.

分子诊断、血清学检测和护理点检测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可快速、准确地检测虫媒病毒,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3.

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全球旅行导致登革热和寨卡病毒感染等虫媒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上升

4.

虫媒病毒病例的激增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监测、预防和控制措施